● 龚梦泽 熊永红
截至8月14日,10余家国际主流车企披露了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或预告。上半年,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仅丰田汽车、大众集团和现代汽车3家车企上半年净利润有望突破50亿美元。同时,大众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现代汽车、起亚、通用汽车等主流车企的净利润出现了20%至60%的不同程度下滑。另外,Stellantis集团、日产、雷诺、福特、沃尔沃汽车等企业,遭遇了第二季度或半年度的业绩亏损。
遭遇业绩下行
以德国车企为例,大众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584亿欧元,同比基本持平;营业利润为67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100亿欧元大幅下滑约33%,税后利润更是同比下降超过38%,至44.77亿欧元。
大众集团还下调了2025年全年业绩展望。大众集团表示,仅美国上调进口关税一项,就导致公司面临13亿欧元损失。此外,软件等部门的重组费用支出以及与二氧化碳排放法规相关的支出等也影响了公司业绩。
梅赛德斯-奔驰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该集团营收为331.53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67.43亿欧元,同比下滑9.8%;净利润为9.57亿欧元,较上年同期的30.62亿欧元下滑68.7%。受第二季度业绩影响,梅赛德斯-奔驰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8.6%至663.77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下跌55.8%至26.88亿欧元。
梅赛德斯-奔驰方面认为,在汽车交付量下降、定价疲软、汇率影响、合资企业贡献减少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公司业绩掉头向下。同时,由于关税因素影响汽车销售,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将大幅低于去年。
宝马集团同样未能幸免。财报数据显示,宝马集团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8%至676.85亿欧元;净利润为40.15亿欧元,同比下跌29%。不过,宝马集团仍维持其2025全年财务预期不变。但公司坦言,下一步,关税因素会对公司财务表现产生较大影响。
日本车企情况亦不容乐观。8月7日,丰田公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受美国关税政策及日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公司2025财年(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净利润预计将同比大幅下降约44%至2.66万亿日元。
本田汽车8月6日发布财报称,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公司今年第一财季(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净利润为1966亿日元,同比下滑50.2%;今年7月底,日产汽车也公布了2025年第一财季财报(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当季营收27069亿日元,同比下滑9.72%;净亏损1157亿日元,已连续4个季度出现亏损。
韩国车企普遍存在“增收不增利”情况。现代汽车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跌22%至3.25万亿韩元。
关注成本上升
记者注意到,上述全球主流车企解释业绩下滑原因时普遍提到了成本上升。
大众集团方面表示,导致利润大幅下滑的核心因素之一正是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新一轮进口关税。大众旗下的保时捷也表示,上半年因关税额外支出约4亿欧元。
美国大型车企也已报告巨额关税成本。福特汽车表示,该公司二季度为关税支付了8亿美元。通用汽车称关税支出为11亿美元。福特汽车方面也更新了全年业绩指引,全年调整后息前利润将介于65亿美元至75亿美元之间,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预计为35亿美元至45亿美元(含资本支出约90亿美元),包含净关税因素造成的20亿美元不利影响。
特斯拉声称,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汽车都在本土生产,大部分零部件在北美采购,关税使汽车部门付出了2亿美元的成本。
“除了汽车关税,钢铝等很多汽车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都被征收了高额关税,这导致美国汽车企业的成本大涨,许多企业不得不提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表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成本冲击 跨国车企遭遇业绩压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